州山寺
州山寺 张一席
直到如今,我依然深信不疑:竹子是具有风韵灵气的。俗说:“精妙之物,十灵九怪。”竹子也不例外。或许是我们那里的山势平缓,形同丘陵低敛,又地处偏僻;尽无古迹名盛,花卉园林亦比外埠的逊色;唯独“州山寺”脚下那片碧绿逶迤的竹林闻名遐迩:是“州河”赋予山村最怡人的风采。
从我家院子山岩陡坡的角度,依稀能眺望见从远方崎岖淙淙淌来的“州河”,“州河”旁边山腰上卧躺荒废的“州山寺”,“竹林”又映带于“州河”与“州山寺”左右逢源的中央。“州山寺”与“竹林”曾是我孩提时玩耍消遣的乐园。穷乡僻壤的山村,无疑是闭塞贫穷落后的,能走出“州河”的土地成了我童年时代憧憬的梦。当时遥望最广阔的视野,无非是从一个山头翻到另一个山头,却看不到山头以外的风景。在父母的眼中:读书才是我们那些孩子跳出山窝子唯一的出路。自从我上了学,捧上了课本画册,我才有了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灌饮。
在我的记忆里:童年的我整天总是不停地忙忙碌碌,郁郁寡欢。每逢放了学或者假期,父母就吩咐我们兄妹帮忙做家务农活。总感觉那时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漫长地煎熬与疲倦,日子过得寒碜苦楚;我也变得孤僻独处,沉默憋屈起来。一旦闲暇得空了,我便孑然一身地溜到“州河”岸礁上逛玩游览,目睹下:从“竹林”下河远航匆匆赶路的人群,顺便探访一番“州山寺”的遗址:无忧无虑地消磨时光。 其实,从我记事“州山寺”就早已不复存在了,残留的净是凌乱不堪的废墟。在我年幼无知时,模模糊糊得什么也不胆怯懦弱,越是好奇稀罕越是莽撞妄为。后来年龄大了些,才闻见了关于“州山寺”的传说:先前山上有寺无竹;后又有竹无寺。如今“竹林”所在位置的上方,先前倒是座气势恢宏的庙殿,名曰:“州山寺”;方圆几十里耳闻目睹,庙里有主侍的僧人,前来焚香祈祷的信徒络绎不绝,诵经声旷缭绕,余音袅袅:成了远近闻名的佛门圣地。
或许,天道注定“州山寺”命运多舛。挨着“州山寺”山垇涧的那条“州河”,有一年竟然突如其来的山洪暴涨,灾害汹涌席卷而至,摧残得民不聊生;加上年景惨淡,青黄不接,乡间的面貌更是一片狼藉,满目疮痍不堪:很多人为了逃命纷纷背井离乡。接着庙里的僧人也弃之夭夭;庙又惨遭浩劫,值钱的财物被强盗窃去;剩下的破院又于阴霾漆黑的一日,竟受了雷电霹雳击着了火,庙殿在熊熊烈焰燃烧后便坍塌了。后又经年累月地荒芜废墟,如今“州山寺”几乎夷为平地;蔓延滋生的草丛间还依稀能瞧见零星的砖石瓦砾,几块偌大的石碑仍依然矗立着。
叙来也怪,先前“州山寺”下面是片沙碱地,上面锈迹着一层白沫涂粉,光秃秃的什么也不孕。草儿萎蔫般孤苦伶仃,从未蘙遮过地,几棵瘦苗的树杆也仅有一截高。令村里人匪夷所思,诧异不得其解得是:自从庙殿坍塌后,于翌年春天在庙址下方空荡荡的土层下,竟然拱冒出一簇簇竹子的胚芽,个个粗粗壮壮葱绿鲜嫩,色泽晶莹,一片片地拔地而起。既便历经炎热的夏季,竹子也郁郁清清,蓬勃葳蕤,到了秋天竹子茁壮成了气势,藤蔓般傲然挺立。从远处望去:高高地地,参差不齐地竹子堆砌成了庙殿楼宇的雏形;特别是月亮皎洁如银的夜晚,瞧去更是栩栩如生,微妙微肖。朦胧着还能望见从“竹林”里笼罩升腾起的烟雾,缕缕清朗般洁净如云,浩浩淼淼;仔细嗅下可闻见香柱焚烧的味道,偶尔仿佛隐约能听到酷似庙里僧人敲击木鱼的声音,节奏舒缓持久,铿锵有力。很多人猜测:或许,是“州山寺”的沦落成就了“竹林”;或许,是“州河”的大动干戈、天翻地覆,才铸造了这般天地。 后来,我慢慢透彻:竹子能在北国生长,还依然终年地翠绿茂盛,雄姿耸拔,这不得不让人对竹子肃然起敬,赞扬它适应异域环境生存的本领。北国的冬天是寒冷萧瑟的。很多原本产自江南的物种,却不宜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土壤存活,不是气温湿度不够,就是难以抵御四季更替温差悬殊的厄运,以既冷若冰霜,寒潮露雪。相反,很多北国生长的物种,却不宜在江南存活,不是水土不服,就是耐不了酷热的高温。不管怎样议:“竹林”异域风范的生命力,出类拔萃的韧劲,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赏识,甚至盖过了先前“州山寺”的声誉,这不能不说是个“奇迹”。
我深深地知道:“州山寺”是山里人心中尊崇的圣地,“竹林”是“州河”赐予山里人的牌坊。我犹似传承遗留了先祖列宗血性的传统:奉“州河”为母亲河,拜“州山寺”为仁者无疆的先哲,斟酌瞻望“竹林”一脉相承的渊源。可惜,我那会还是个胸无大志的孩子,跟同龄的伙伴如出一辙:遵循父辈们的仁慈善良,谨言慎行,从未恣意妄为,大显身手。耳边常常是大人们的谆谆教导,苦苦告诫。理想对于我们来说总是那么遥不可及,有时不禁深感怅惘,抑郁寡言。有时竟然在庙宇的殿堂上毫不避讳、信誓旦旦地许下诺言,似乎又于“竹林”的氛围里稀里糊涂遗忘得荡然无存。不过,我从未淡漠对菩萨的“信仰”,也欣然赞赏“州河”缔造的“竹林”。 我是闻着“州山寺”香熏的味道长大的。或许,我天生跟佛祖有缘;或许,佛道的真谛诠释了我的信念:以至于对它还眷恋依附,情有独钟,并怀着一种谦卑虔诚的心。每逢,我去“州山寺”朝拜,我总是小心翼翼攥紧手里的香柱,敬而远之地从“竹林”旁边默默绕行。有时在“竹林”里尽情玩耍,我就禁不住回望下“州山寺”,脑袋里总会浮现出我跪拜佛祖的形象。 慢慢地,随俗浮沉的人越来越多:不知是众人跟“州山寺”疏远了,还是受了”竹林”花红柳绿的熏染,却无人讨教这种无关紧要的迂腐之事。自从山人赏识过“竹林”风光旖旎的独到之处,抱拳拍案称赞,示意大快人心;越来越多的人也就效法自然规律似的闯荡起来。不乏有些人也徘徊犹豫,瞻前顾后,置身于“州山寺”与“竹林”进退两难的境地。有人大刀阔斧地前行了;有人裹足不前地落伍了:芸芸众生起来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。似乎,我恍惚间总觉得:“竹林”与“州山寺”的沟壑越来越深,山人们不是拥堵于“竹林”里追逐觅饵,就是伫立于”州山寺”佛缘人的行列。无疑:从“竹林”下船奔波于“州河”上穿梭的山人,也是在改变命运的征途上坚持不懈,义无反顾。 记得有一年,天气急骤干燥,土壤干瘪枯竭,庄稼枯萎死去,草木凋敝残败,池塘的水干涸露底。村里人却羡慕嫉妒那片“竹林”郁郁葱葱,茂盛葳蕤蓬勃,让人见了眼媚嘴馋。每逢我拎着骨瘦嶙峋的牛羊,迟钝缓缓地从“竹林”走过,牛羊们跟我一样禁不住扭过头瞟“竹林”一番。可牛羊的笼头总被我拽得紧紧的,从未松懈过手,恐怕惹了祸遭了孽,啃伤殃及了竹林的容貌,得到心灵的谴责与诅咒。现在回想下:我那会是多么地天真有素,不是因迷信愚昧,倒像是“遵循”古老传统思想的精髓之美。我视“竹林”的准则:誓可“效从”不得“冒犯”。
“竹林”的形象在山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。山人不光“相信”竹子蕴涵着灵气,还从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上得到某种启示;竹子不单单供人观赏,还有很多惠及实用的价值,甚至还隐有更多的奥秘。连“竹林”畔那条汹涌的“州河”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倍受观注。于是,山人又越发崇敬膜拜起富有气势的“州河”:既然,“州河”能孕育出竹子;或许,它还潜藏着更多的精妙之魂。至此,家家户户有了植竹祈福的习俗,灵巧的人不仅视竹为图腾的象征,也从刨掘剥削的竹笋中尝到了甜头。后来“州河”上扬帆行舟,川流不息,山村像漩卷起了热火朝天的风暴,慢慢地“竹”在山人的眼中的范畴越来越广。 毋庸置疑,是那条“州河”的泛滥打破了山村的寂静。异域冒名而来并扎根繁衍的“竹林”,似乎让人透过“州河”的趋势看到外界更加广袤的视野。我也曾经如同蒙蔽了脑筋,整天怀揣着成就事业的“梦”,变得满腔热血,胸有成“竹”起来。可是,我越是为“梦”想奋斗不息,就越觉得内心渺茫空虚,甚至陷入一种可怕的自责与愧疚当中。我又常常疑问揣测:是那座“州山寺”庙殿的命薄遭遇了“州河”的泛滥,还是“州河”的泛滥本身就为了塑造“竹林”的奇迹,我反复推敲思忖,仍不得其解。 近些年,在“竹林”被崇尚膜拜得活灵活现,威严肃穆,灵气充盈的时候,“州山寺”像是沾了“竹林”的光,随也迎来了日益繁多的香客。“竹林”不知不觉中有了名气,慢慢地声誉显赫,以至于后来家喻户晓,对它的认识深入骨髓,心悦诚服。如同先前的庙殿富有声望,倍受人的尊崇敬仰,香火续而鼎盛起来。虽看不到叩拜焚香祈福的人,前来浏览观光的游客,却出奇地逐渐稠密了起来。逢年过节时山脚下更是人来人往,车水马龙,熙熙攘攘般嘈杂喧嚣。也从中不乏窥视出山人匆忙碌碌的脚步,还有“人”与“竹”貌合神离浮躁的气息。
几十年如缕云烟,人世更是大变乾坤。先前的“竹林”如下成了“州河”畔风光瑰丽的景区,于“竹林”内外还筑建些可供参观的陪套设施。“竹林”前前后后日新月异的变化,更让我念念不忘曾经坍塌成废墟的“州山寺”,为此我还特意去察观了几次。摸着寺院里那些雕刻琢字的碑文,偌大的鼎足香炉、菩萨的塑像,、石垒镌刻的镂空浮图花纹、以既地上铺满凌乱的碎石朽木:我忽然顿悟“州山寺”离我越来越远,并会渐而淡出山人的视野。恍惚间,我瞄着眼前碑文的字迹迷茫起来,像瞥着名副其实的无字天书。
论识字阅文,我是从摸着“州山寺的”碑文开始的。每每用手抠着字迹目瞪口呆,总觉得撰文奇妙深邃;錾刻的图案更出神入化,诱人眼润:不禁心生疑惑猜测起来。后来略大了些能囫囵吞枣般认得成行的字,读碑文虽不能流畅彻悟,却懵懂般了解些庙殿风俗方面的传统知识。再后来,我览阅过山史攸关“州山寺”的记载,还能根据庙殿的残垣断壁,勾勒出庙的结构布局。当我仔细揣摩庙殿的图案后,倏忽间惊讶得瞠目结舌:原来庙殿里玲珑八面穿插的小径,竟然拼成个鲜活的“竹”字。我不禁在心里惊愕:“州山寺”的命脉注定被“竹林”取而代之吗?是一种机缘巧合?还是苍天幽灵铺陈给尘世间的怪诞传说。
写毕于2014年1月8日。
直到如今,我依然深信不疑:竹子是具有风韵灵气的。俗说:“精妙之物,十灵九怪。”竹子也不例外。或许是我们那里的山势平缓,形同丘陵低敛,又地处偏僻;尽无古迹名盛,花卉园林亦比外埠的逊色;唯独“州山寺”脚下那片碧绿逶迤的竹林闻名遐迩:是“州河”赋予山村最怡人的风采。
从我家院子山岩陡坡的角度,依稀能眺望见从远方崎岖淙淙淌来的“州河”,“州河”旁边山腰上卧躺荒废的“州山寺”,“竹林”又映带于“州河”与“州山寺”左右逢源的中央。“州山寺”与“竹林”曾是我孩提时玩耍消遣的乐园。穷乡僻壤的山村,无疑是闭塞贫穷落后的,能走出“州河”的土地成了我童年时代憧憬的梦。当时遥望最广阔的视野,无非是从一个山头翻到另一个山头,却看不到山头以外的风景。在父母的眼中:读书才是我们那些孩子跳出山窝子唯一的出路。自从我上了学,捧上了课本画册,我才有了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灌饮。
在我的记忆里:童年的我整天总是不停地忙忙碌碌,郁郁寡欢。每逢放了学或者假期,父母就吩咐我们兄妹帮忙做家务农活。总感觉那时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漫长地煎熬与疲倦,日子过得寒碜苦楚;我也变得孤僻独处,沉默憋屈起来。一旦闲暇得空了,我便孑然一身地溜到“州河”岸礁上逛玩游览,目睹下:从“竹林”下河远航匆匆赶路的人群,顺便探访一番“州山寺”的遗址:无忧无虑地消磨时光。 其实,从我记事“州山寺”就早已不复存在了,残留的净是凌乱不堪的废墟。在我年幼无知时,模模糊糊得什么也不胆怯懦弱,越是好奇稀罕越是莽撞妄为。后来年龄大了些,才闻见了关于“州山寺”的传说:先前山上有寺无竹;后又有竹无寺。如今“竹林”所在位置的上方,先前倒是座气势恢宏的庙殿,名曰:“州山寺”;方圆几十里耳闻目睹,庙里有主侍的僧人,前来焚香祈祷的信徒络绎不绝,诵经声旷缭绕,余音袅袅:成了远近闻名的佛门圣地。
或许,天道注定“州山寺”命运多舛。挨着“州山寺”山垇涧的那条“州河”,有一年竟然突如其来的山洪暴涨,灾害汹涌席卷而至,摧残得民不聊生;加上年景惨淡,青黄不接,乡间的面貌更是一片狼藉,满目疮痍不堪:很多人为了逃命纷纷背井离乡。接着庙里的僧人也弃之夭夭;庙又惨遭浩劫,值钱的财物被强盗窃去;剩下的破院又于阴霾漆黑的一日,竟受了雷电霹雳击着了火,庙殿在熊熊烈焰燃烧后便坍塌了。后又经年累月地荒芜废墟,如今“州山寺”几乎夷为平地;蔓延滋生的草丛间还依稀能瞧见零星的砖石瓦砾,几块偌大的石碑仍依然矗立着。
叙来也怪,先前“州山寺”下面是片沙碱地,上面锈迹着一层白沫涂粉,光秃秃的什么也不孕。草儿萎蔫般孤苦伶仃,从未蘙遮过地,几棵瘦苗的树杆也仅有一截高。令村里人匪夷所思,诧异不得其解得是:自从庙殿坍塌后,于翌年春天在庙址下方空荡荡的土层下,竟然拱冒出一簇簇竹子的胚芽,个个粗粗壮壮葱绿鲜嫩,色泽晶莹,一片片地拔地而起。既便历经炎热的夏季,竹子也郁郁清清,蓬勃葳蕤,到了秋天竹子茁壮成了气势,藤蔓般傲然挺立。从远处望去:高高地地,参差不齐地竹子堆砌成了庙殿楼宇的雏形;特别是月亮皎洁如银的夜晚,瞧去更是栩栩如生,微妙微肖。朦胧着还能望见从“竹林”里笼罩升腾起的烟雾,缕缕清朗般洁净如云,浩浩淼淼;仔细嗅下可闻见香柱焚烧的味道,偶尔仿佛隐约能听到酷似庙里僧人敲击木鱼的声音,节奏舒缓持久,铿锵有力。很多人猜测:或许,是“州山寺”的沦落成就了“竹林”;或许,是“州河”的大动干戈、天翻地覆,才铸造了这般天地。 后来,我慢慢透彻:竹子能在北国生长,还依然终年地翠绿茂盛,雄姿耸拔,这不得不让人对竹子肃然起敬,赞扬它适应异域环境生存的本领。北国的冬天是寒冷萧瑟的。很多原本产自江南的物种,却不宜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土壤存活,不是气温湿度不够,就是难以抵御四季更替温差悬殊的厄运,以既冷若冰霜,寒潮露雪。相反,很多北国生长的物种,却不宜在江南存活,不是水土不服,就是耐不了酷热的高温。不管怎样议:“竹林”异域风范的生命力,出类拔萃的韧劲,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赏识,甚至盖过了先前“州山寺”的声誉,这不能不说是个“奇迹”。
我深深地知道:“州山寺”是山里人心中尊崇的圣地,“竹林”是“州河”赐予山里人的牌坊。我犹似传承遗留了先祖列宗血性的传统:奉“州河”为母亲河,拜“州山寺”为仁者无疆的先哲,斟酌瞻望“竹林”一脉相承的渊源。可惜,我那会还是个胸无大志的孩子,跟同龄的伙伴如出一辙:遵循父辈们的仁慈善良,谨言慎行,从未恣意妄为,大显身手。耳边常常是大人们的谆谆教导,苦苦告诫。理想对于我们来说总是那么遥不可及,有时不禁深感怅惘,抑郁寡言。有时竟然在庙宇的殿堂上毫不避讳、信誓旦旦地许下诺言,似乎又于“竹林”的氛围里稀里糊涂遗忘得荡然无存。不过,我从未淡漠对菩萨的“信仰”,也欣然赞赏“州河”缔造的“竹林”。 我是闻着“州山寺”香熏的味道长大的。或许,我天生跟佛祖有缘;或许,佛道的真谛诠释了我的信念:以至于对它还眷恋依附,情有独钟,并怀着一种谦卑虔诚的心。每逢,我去“州山寺”朝拜,我总是小心翼翼攥紧手里的香柱,敬而远之地从“竹林”旁边默默绕行。有时在“竹林”里尽情玩耍,我就禁不住回望下“州山寺”,脑袋里总会浮现出我跪拜佛祖的形象。 慢慢地,随俗浮沉的人越来越多:不知是众人跟“州山寺”疏远了,还是受了”竹林”花红柳绿的熏染,却无人讨教这种无关紧要的迂腐之事。自从山人赏识过“竹林”风光旖旎的独到之处,抱拳拍案称赞,示意大快人心;越来越多的人也就效法自然规律似的闯荡起来。不乏有些人也徘徊犹豫,瞻前顾后,置身于“州山寺”与“竹林”进退两难的境地。有人大刀阔斧地前行了;有人裹足不前地落伍了:芸芸众生起来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。似乎,我恍惚间总觉得:“竹林”与“州山寺”的沟壑越来越深,山人们不是拥堵于“竹林”里追逐觅饵,就是伫立于”州山寺”佛缘人的行列。无疑:从“竹林”下船奔波于“州河”上穿梭的山人,也是在改变命运的征途上坚持不懈,义无反顾。 记得有一年,天气急骤干燥,土壤干瘪枯竭,庄稼枯萎死去,草木凋敝残败,池塘的水干涸露底。村里人却羡慕嫉妒那片“竹林”郁郁葱葱,茂盛葳蕤蓬勃,让人见了眼媚嘴馋。每逢我拎着骨瘦嶙峋的牛羊,迟钝缓缓地从“竹林”走过,牛羊们跟我一样禁不住扭过头瞟“竹林”一番。可牛羊的笼头总被我拽得紧紧的,从未松懈过手,恐怕惹了祸遭了孽,啃伤殃及了竹林的容貌,得到心灵的谴责与诅咒。现在回想下:我那会是多么地天真有素,不是因迷信愚昧,倒像是“遵循”古老传统思想的精髓之美。我视“竹林”的准则:誓可“效从”不得“冒犯”。
“竹林”的形象在山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。山人不光“相信”竹子蕴涵着灵气,还从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上得到某种启示;竹子不单单供人观赏,还有很多惠及实用的价值,甚至还隐有更多的奥秘。连“竹林”畔那条汹涌的“州河”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倍受观注。于是,山人又越发崇敬膜拜起富有气势的“州河”:既然,“州河”能孕育出竹子;或许,它还潜藏着更多的精妙之魂。至此,家家户户有了植竹祈福的习俗,灵巧的人不仅视竹为图腾的象征,也从刨掘剥削的竹笋中尝到了甜头。后来“州河”上扬帆行舟,川流不息,山村像漩卷起了热火朝天的风暴,慢慢地“竹”在山人的眼中的范畴越来越广。 毋庸置疑,是那条“州河”的泛滥打破了山村的寂静。异域冒名而来并扎根繁衍的“竹林”,似乎让人透过“州河”的趋势看到外界更加广袤的视野。我也曾经如同蒙蔽了脑筋,整天怀揣着成就事业的“梦”,变得满腔热血,胸有成“竹”起来。可是,我越是为“梦”想奋斗不息,就越觉得内心渺茫空虚,甚至陷入一种可怕的自责与愧疚当中。我又常常疑问揣测:是那座“州山寺”庙殿的命薄遭遇了“州河”的泛滥,还是“州河”的泛滥本身就为了塑造“竹林”的奇迹,我反复推敲思忖,仍不得其解。 近些年,在“竹林”被崇尚膜拜得活灵活现,威严肃穆,灵气充盈的时候,“州山寺”像是沾了“竹林”的光,随也迎来了日益繁多的香客。“竹林”不知不觉中有了名气,慢慢地声誉显赫,以至于后来家喻户晓,对它的认识深入骨髓,心悦诚服。如同先前的庙殿富有声望,倍受人的尊崇敬仰,香火续而鼎盛起来。虽看不到叩拜焚香祈福的人,前来浏览观光的游客,却出奇地逐渐稠密了起来。逢年过节时山脚下更是人来人往,车水马龙,熙熙攘攘般嘈杂喧嚣。也从中不乏窥视出山人匆忙碌碌的脚步,还有“人”与“竹”貌合神离浮躁的气息。
几十年如缕云烟,人世更是大变乾坤。先前的“竹林”如下成了“州河”畔风光瑰丽的景区,于“竹林”内外还筑建些可供参观的陪套设施。“竹林”前前后后日新月异的变化,更让我念念不忘曾经坍塌成废墟的“州山寺”,为此我还特意去察观了几次。摸着寺院里那些雕刻琢字的碑文,偌大的鼎足香炉、菩萨的塑像,、石垒镌刻的镂空浮图花纹、以既地上铺满凌乱的碎石朽木:我忽然顿悟“州山寺”离我越来越远,并会渐而淡出山人的视野。恍惚间,我瞄着眼前碑文的字迹迷茫起来,像瞥着名副其实的无字天书。
论识字阅文,我是从摸着“州山寺的”碑文开始的。每每用手抠着字迹目瞪口呆,总觉得撰文奇妙深邃;錾刻的图案更出神入化,诱人眼润:不禁心生疑惑猜测起来。后来略大了些能囫囵吞枣般认得成行的字,读碑文虽不能流畅彻悟,却懵懂般了解些庙殿风俗方面的传统知识。再后来,我览阅过山史攸关“州山寺”的记载,还能根据庙殿的残垣断壁,勾勒出庙的结构布局。当我仔细揣摩庙殿的图案后,倏忽间惊讶得瞠目结舌:原来庙殿里玲珑八面穿插的小径,竟然拼成个鲜活的“竹”字。我不禁在心里惊愕:“州山寺”的命脉注定被“竹林”取而代之吗?是一种机缘巧合?还是苍天幽灵铺陈给尘世间的怪诞传说。
写毕于2014年1月8日。